搶救生命,與國際接軌!談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IC之音專訪 萊特生醫集團總裁  江滄炫

您或許聽說過,有些救命的藥物在國外已經上市,台灣的病患卻要再等好幾年。甚至,來不及等到……台灣的生技產業要怎麼做,才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如何在新藥開發、高階醫材,掌握台灣自己的優勢與策略,不僅照顧在地病患,同時在歐、美、日、全球市場大放異彩,創造產值?特別邀請萊特生醫集團總裁江滄炫,以其多年國外任教經驗,結合國內生技產業發展的實務,明確指出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現況與方向!

播出時間:2015.12.14

引言: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科技產業,包括電子產業、資訊產業、通訊產業、生技產業以及工業4.0時代的製造業。今天討論的議題生技產業,為大家邀請的貴賓是萊特生醫集團的總裁江滄炫博士江總裁歡迎您到節目來。

來賓江滄炫總裁(以下簡稱):謝謝,校長好,各位IC之音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江博士是萊特生醫集團的總裁,同時兼任萊特先進生醫的董事長,以及匯特生物科技的總經理。我認識江董已經超過四十年,當初大學,是我們班上書卷獎的得主,在學業上的表現非常優異。他在美國西北大學獲得化工博士,之後擔任伊利諾大學及羅格斯大學的教授,總共十年。

1990年,他應聘國科會,回到台灣擔任客座專家,曾經在台大、成大、東海大學任教。他也同時擔任懷特生技新藥公司的創業董事兼總經理,長達11年。在2006年,他創立了萊特生醫集團,集團旗下的萊特公司主要從事新的開發。匯特公司則從事生醫器材的研發與製造。所以他是國內少數兼有發展製藥及醫材經驗的專家

他也協助推動許多生技產業的法案例如我們現在生技產業的估價跟價的模式,也是他從美國的NASDAQ(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引進來的。能夠兼具學界跟產業界這樣豐富的經驗,實在是非常的不容易。

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返台發展生技的緣起與回顧

能不能跟我們說明一下,因為在國外本來發展非常好,在學術界有很亮麗的表現當初是怎麼樣一個動機回到台灣來從事生技的發展?

江:當時回來其實是一個比較個人的因素。1989年,家父發生了第一次的心肌梗塞,在急救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新藥救了他那個新藥叫tPA是把那個心肌梗塞的血脂了,能夠打通血管的藥。那個藥在1982年,在美國就已經上市了,可是到1989年才進到台灣,家父剛好在那個時候需要這個藥,而且救了他的命。雖然家父在今年過世,但是他也多活了26。經過件事,我覺得,台灣的同胞不應該要等五年、十年,國外的新藥才能夠為我們所用,我們應該有自主開發新藥的能力。所以1990年,我然接受國科會的邀請回到國內,希望協助推動生技新藥產業這個領域。

彭:所以是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跟經驗。而您1990年回來,到現在已經25年了,剛好也見證了台灣整個生技新藥發展的時代。

江:是。

彭:回來25年了,怎麼看待、回顧過去台灣發展生技新藥這個產業?能不能分享您的觀察跟經驗?

江: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因為25年來,我剛好經歷了台灣生技新藥產業,從最低潮走到現在露出一線曙光。我們政府在1990年那個時,就非常積極推動生技新藥產業,把生物技術列為關鍵技術之一,生技醫療製藥產業都屬於十大重大新興產業。但是,當時的政策並沒有抓到一個明確的或者正確的切入點,所以產業在前十年,甚至前十五年是非常非常辛苦,大部分的投資市場沒有那麼看好這個產業。

但是後來政府慢慢抓對了方向,產、官、還有投資界,大家共同努力,終於定出了比較明確的方向尤其是在民國96年,推動了台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這個條例,政府特別鼓勵有高門檻的一些生技新藥產業,包括新藥的開發高階醫療器材的開發,都在政府鼓勵的範圍到目前已經有七十幾家公司,接受經濟部跟衛部共同審查定符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也推動相當不錯。

彭:假如我們回顧過去台灣政府的努力,我看到有三個重要的政策。一個是在1995年,推出所謂的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2009年到12年,有一個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201315,又有所謂的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這三個都是政府重要的政策。

剛才也提到,在民國96年,就是2007年的6月,政府頒布了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有一次我去看中央研究院的院長翁啟惠,也談起這個條例。其實翁院長是你我大一普通化學實驗的助教。當然我們知道,他後來擔任中研院的院長,有一次我跟他問候,我問翁院長,「您回來最滿意的印象很深的成果是什麼?」回答就是他促成了這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

江:沒有錯。

彭:他非常的引以為榮啊。

談新藥開發領域,台灣的優勢與策略

剛才提到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其實主要在鼓勵兩個產業一個是新藥的開發,另外一個是高階的醫療器材。我知道現在旗下的兩公司,一個在從事新藥的開發,一個是高階醫材的發展所以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談一談,新藥的創新研發跟育成,我們怎麼進行?

江:開發新藥是一非常漫長的路在最原始的創新階段,事實上都要仰賴學研界的創新能力。台灣的優勢是我們的基礎研究,無論在學研界,我們的研究能力有國際水準。另外一個優勢是我們醫界的人才,也非常非常的豐沛。這兩是我們台灣的軟實力,讓我們在國際上有一特別優勢。

開發新藥的路雖然很漫長,但是如果好好把我們台灣優勢的資源整合起來,結合國際知名的機構共同開發國際市場,我想是有機會創造一些成功案例。

彭:但是我們都知道台灣是小地方,人不過兩千三百萬人,它的市場其實是很有限的。

江:是。

彭:所以常常人家說,從事新藥的開發,是笨蛋才去做的事情。像電子、資訊是我們的優勢產業,三四年就是一個世代可是新藥開發,八年十年還不算一個世代,而且要做很多的臨床,成本極高,台灣這個小市場可以支持得了嗎?您看台灣從事新藥的開發,應當怎麼樣採取我們的策略?

江:我一比較正面思考,市場小有市場小的優勢。比方說,台灣因為小,所以資源容易整合。即使台灣的部跟,很多學研界的人士要集思廣益,距離也不遠。因此,相對於很大的國家、很大的地區,想作出創新的研究成果,在台灣會容易很多現在很多的高科技都是跨領域的整合,非常適合我們台灣來做。

另外,台灣在其產業裡面,就像您提到的電子、資訊業,本來就有很好的基礎,生技如果能夠這些已經有成就的產業基礎上,透過資源的整合,會創造很好的創新研究接下來,怎麼樣去拓展全球市場,又是另外一個挑戰,我們也許在下一個階段裡面,好好來討論這事情。

彭:歸納您提到的重點,其實台灣在發展生技這方面,我們有很充沛的學人才,我們醫療水準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的源起

前面我們提,台灣生技產業的推動,最的一個政策是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1995年推出的。剛好江董也是在這之前回到台灣,我知道在這個過程裡頭是關鍵人物,是不是跟我們分享一下過去的經驗?

江:謝謝。1990年我回來的時候,政府正在推動10大新興產業,但是那時候推起來真的是很辛苦因為我們的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與條件),就是整個產業的環境還沒有具備。當時這方面的政務委員是夏漢民先生,他看到國際的生技發展局勢,認為台灣有必要在政策上給予更大力的支持,就希望擬定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而我躬逢其盛

那時候產業陷於非常多的困境,所以我就根據個人本身所碰到的一些瓶頸,希望政策面能夠協助突破的地方,擬定了八大政策,提供一些建議。因此整個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我參與了非常多。高興透過這個方案,能把台灣的生技產業帶到今天這樣輝煌的境界。

談高階醫材的發展

彭:我知道您是台灣生技產業的開拓者,或先行者,而生技新藥產業不只是新藥,還包括醫療器材,特別是高階醫材。能不能先分享一下高階醫材為什麼叫做高階醫材?它在生技產業條例裡面的一個項目?

江:是,因為醫療器材在法規上分成三類,我們叫class1class2class3。所謂的高階是指class3的醫療器材,是屬於植入式或置入式,也就是說這個器材有進到人體內的在研發上來說,因為進到人體,所以它的門檻特別高在法規上也要求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才能夠核,所以這一塊是政府認為應該加強鼓勵的。至於class1class2,因為大部是體外使用的,本身核的程序比較簡單一點,所以政府就認為這應該是產業自己去推動。

彭:所以高階醫材的進入門檻比較高。

江:比較高。

彭:如果在台灣要發展高階醫材,依您看未來應當怎麼走?

江:台灣學研界的創新能力,就高階醫材來說,是相當有能力的。但是,剛剛提過臨床試驗這一塊,就需要有產業願意投入,醫界願意支持。剛剛也提到台灣的優勢在醫界人才濟濟,所以人才沒有問題,因此就是資源的問題,還有企業主理念的問題。我想醫界的投入這方面,如果要有一些improvement(改善)的話,我覺得在臨床驗的法律規範面,應該更放鬆一點。

台灣現在是全世界非常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國家,因為臨床的Malpractice就是臨床的醫療疏失,醫師面臨刑法處罰的一個國家一點,使得很多的醫師步。因為如果只是涉及民法,我們臨床都有保險,可以用保險來支付。但是刑法問題卻無法解決。醫師為了開發新藥新產品,促進人類的健康,導致他個人可能碰到刑法的處罰,我覺得太過於嚴重,並利於台灣推動臨床臨床的研究。所以這一塊我覺得未來立法院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在法令上跟國際接軌。

彭:所以您講到醫師可能面臨觸犯刑法的問題,在美國沒有這樣的一個情形?

江:沒有,他們都是民法所以美國要求所有臨床一定都有非常嚴謹的保險制度。台灣現在也都有了,在民事方面可以保障病患和醫師的權益,只是刑法處罰那塊保險沒辦法對醫師提供保障

彭:這一點,造成台灣進入高階醫材的門檻不僅高,它的後力可能也強。

江:對,影響到所有生技新藥產業。除了高階醫材,所有要經過臨床試驗的新藥都是一樣

生技產業與國際合作的分析

彭:包括新藥的開發跟高階醫材的發展,很重要的是產學合作另外一個是跟國際接軌,特別跟國際機構的合作,對台灣來講是很重要的。我知道有很多的經驗,包括在國外任教10年,然後又回來,常常在國際的平台移動。是不是從這個部分跟我們做仔細的分析

江:這一點我個人有非常好的經驗,希望跟大家分享,我想這是台灣產業走出國際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台灣雖然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醫療院所跟醫師的水準很高,國際不見得認同,因為我們台灣在國際的知名度是有限的。因此,一定要透過國際的知名機構來認同我們以美國為例,我們所有的新藥如果是關於血液腫瘤疾病的,我的合作對象是美國前兩大的癌症中心,包括休士頓的 MD Anderson(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包括紐約的MSKCC(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這兩個機構幫我們做出來的臨床試驗寫出來的報告,國際的大藥廠全部都會認同。

彭:在台灣呢?

江:我就是跟台大合作跟北榮合作,不過單純用他們的報告,不見得能夠說服國際大藥廠。

彭:那麼,剛才那兩個國際知名的腫瘤研究中心,他們所出示的報告,台灣的政府接受嗎?

江:當然一定接受啊全世界都會接受,因為他是全美排名前兩名,甚至是全世界前兩名。如果研究的疾病,合作對象方面,最好能夠找到全美最TOPmedical school(頂尖的醫學院),例如前十大的醫學院願意幫你做臨床試驗,這樣子的話,才能得到國際的背書。當然必須達到他的水準,這樣一來,一定是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的臨床驗。

所以台灣的業者不能把台灣市場當主要的市場,當然它是一個必要市場,這是我講的「社會企業的概念,我們一定要讓台灣跟國際同步,都能夠使用這個新藥但是你真正的市場效益必須要在歐美日這些先進國家發揮美國是國際的最高標準,一定要跟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合作。

剛好2015年的1017號,我舉辦了台灣第一次全球化的血液腫瘤國際研討會,包括美國、法國、日本、中國,許多知名的血液腫瘤專家全部匯集到台灣來,台灣有台灣大學醫學院以及中華民國血液疾病會共同主辦。當然也非常感謝科技部跟教育部的經費贊助,我們公司sponsor(贊助)把所有學者全部邀到這邊來,終於讓他們也見識到台灣是有跟國際接軌的能力。

彭:這個會議有沒有一些重要的結論?

江:這個會議做了非常好的雙向交流,也讓我們台灣的學者有機會見到這些國際的頂尖學者。這些國際頂尖學者,幾乎大部分是第一次來到台灣,認識到台灣比他們想像中更能夠跟國際接軌。這點,對我們台灣的產業將來要走出去,我覺得絕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個研討會我也打算繼續下去。

彭:當然我知道因為有很好的國外工作經驗,所以有這樣一個connection(連結)但在台灣,其從事生技產業的人,是不是也注意到,假如要發展生技,一定要在國際上跟大家接軌?

江:我想這個認知大家都有,只是你走不走得出去。我們台灣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有一些產業是從國外移進來的。那移進來以後,你走出去就難,因為它的來源是在國外,所以變成只能在亞洲區域性發展,不過是另外一個策略。我比較著重如何從我們台灣走出去。

彭:是,我們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萊特生醫集團的江滄炫總裁,跟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告一個段落,下個禮拜同一個時間,還是要邀請江總裁跟我們分析整個台灣的生技產業未來發展應該採取的模式,以及我們的策略。《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再會。

《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

節目專訪大綱

http://www.ic975.com/Main/Rundown.php?id=27635

 

節目專訪音檔

http://www.ic975.com/AOD/Play.php?id=20188